在电视剧《大明风华》中,明宣宗朱瞻基的第二任皇后孙若微是一位靖难之役中遭遇变故的忠臣遗孤。她从小就立志要为父母复仇,誓言要除掉朱棣,但命运的捉弄使她最终成了朱棣的孙子——朱瞻基的妻子。她生下了朱祁镇,并在丈夫朱瞻基去世后,坚守了多年江山。在土木堡之变时,她穿上盔甲,亲自出面鼓舞士气。然而,历史上的孙若微并非如此,她的名字也并非孙若微配资软件下载,而与靖难时期的忠臣并无关联。她其实是与朱瞻基自小青梅竹马的伴侣。那么,作为朱瞻基挚爱的女人,为什么她没有早早成为皇后呢?她的人生究竟是怎样的?在土木堡之变中,她扮演了怎样的重要角色?
真正的孝恭章皇后孙氏,最初只是一个小县城主簿的女儿,家住山东永城,乍看之下,她的一生似乎与皇室没有任何交集。然而,永乐年间,太子妃的母亲彭城伯夫人同样出自永城,偶然间,她在主簿官舍遇见了孙氏。这个聪慧美丽的小姑娘给她留下了深刻印象。当时正值永乐八年,皇太孙朱瞻基已经12岁,朱棣开始着手为他寻找合适的太孙妃。彭城伯夫人便将孙氏带入宫中。那时,孙氏不过十岁。朱棣见过孙氏后,十分满意,便命令太子妃将孙氏接入宫中,既是培养适应宫廷生活的淑女,也为了让孙氏与朱瞻基渐渐培养感情。
展开剩余77%很快,朱瞻基便深深喜欢上了这个活泼可爱的女孩,等到她年纪一到,便打算娶她为妻。可当朱瞻基19岁时,正式选妃的年纪到了,朱棣却抛弃了培养了七年的孙氏,转而选了另一位女子。经过一番星象推算,朱棣听说后星在山东,而孙氏恰好也是山东人。于是,他派人去了山东,找到了一个叫胡善祥的女子。据说胡善祥生活在一个小楼中,每天早上开门时,红白色的霞光从楼中洒出,给人一种不凡的气象。很多人都认为,她注定会大富大贵。最终,胡善祥成为了太孙妃,似乎印证了这一点。
然而,朱瞻基对这一结果极为失望。在他心中,孙氏才是他唯一的妻子。然而,由于父亲朱高炽的太子之位岌岌可危,二叔朱高煦野心勃勃,朱瞻基无法违抗朱棣,只能勉为其难地娶了胡善祥。孙氏只能被册封为皇太孙妃。待朱瞻基登基后,他封胡善祥为皇后,孙氏则成为贵妃。尽管如此,朱瞻基依然深爱孙贵妃,并赐她仅有皇后才能使用的金宝。
然而,随着时间的推移,胡善祥与朱瞻基的关系逐渐生疏。朱瞻基虽然不像对孙氏那样宠爱胡善祥,但也始终保持着礼遇。可是,胡善祥越来越模仿历史上的贤后,屡次劝谏朱瞻基,见他经常微服出巡、游猎嬉戏,不务正业。久而久之,朱瞻基对她的建议感到烦腻。根据史书记载,孙氏虽然没有直接干预过朱瞻基的私生活,但在一幅朱瞻基游猎的画作中,孙氏穿着骑装,陪伴在他身边。从这一点可以看出,孙氏并不像胡善祥那样劝谏朱瞻基放弃娱乐,而是和他一同游玩,尽享天伦。
在这种对比之下,朱瞻基渐渐产生了要废除胡善祥、立孙氏为新的皇后的决心。不久后,孙氏终于迎来了这一机会。朱瞻基婚后已十年,但只育得三女,这让朝中大臣十分焦虑,期盼着后宫能早日诞下男丁。就在这时,孙氏抢先在胡善祥之前,生下了朱瞻基的第一个儿子——朱祁镇。
然而,关于朱祁镇的身世一直存在争议。有史书记载称他是孙氏亲生的,而另有说法认为他是宫女所生,孙氏为其改名冒领。然而,由于当时后宫实际权力掌握在朱瞻基母亲张太后手中,若孙氏真想“偷儿”成功,显然需要过张太后的关卡。因而,朱祁镇很可能是孙氏的亲生子。
在朱瞻基深知自己终于有了继承人之后,他立即向太后及大臣们提出废后之议。废除皇后在古代是件严重的事情,除非有谋害皇嗣等无法原谅的罪行,否则皇帝废后往往被视为失德。但朱瞻基态度强硬,最终内阁大臣杨士奇给出了一策,建议胡善祥自愿请辞。就这样,朱瞻基顺利废除了胡善祥,把心爱的孙氏扶上了皇后宝座。
然而,孙氏的皇后之路并不平坦。胡善祥被废后出家,而张太后显然更喜欢胡善祥,经常将她接回宫中,并在宴会中让她坐在孙氏皇后的上方。孙氏对此无奈,只能隐忍,而朱瞻基也不愿为她与母亲发生冲突。她不过才当了不到八年的皇后,便因丈夫早逝而失去了这个位置。
发布于:天津市文章为作者独立观点,不代表专业配资平台排名_专业配资网上股票_线上股票配资代理观点